记得2013年时,CCTV1的新闻联播前广告大多是那种“国货牌”大肆宣传的时段。比如,某知名乳制品会突然切到一片辽阔的草原,旁边还有穿着民族服饰的大妈在挤牛奶,背景音乐配上激昂的旋律,听得人热血沸腾。广告词简单粗暴:“好牛奶,来自好草原!”当时我就在想,这广告拍得也太“假”了吧?哪有人挤牛奶还穿得那么“像画”的?但不知道为啥,看完广告后,我好像真的对那款牛奶产生了莫名的好感。后来才知道,这种广告的目的是用“情怀”打动人,毕竟那时候大家对“原生态”“大自然”这些词特别敏感。
除了乳制品,还有各种家电、保健品、甚至房地产都在新闻联播前疯狂“抢镜”。我记得有一次,一个卖净水器的广告,画面是一个家庭在用过滤后的水泡茶,水汽氤氲中,一家人其乐融融。广告里还特别强调:“过滤后的水,比自来水干净100倍!”当时我看着看着就笑了,心想这水过滤得能干净到天上去啊?但广告的效果就是好,很多人看完后真的去买了净水器,哪怕家里水质明明很好。这种广告的厉害之处就在于,它用“科学”和“健康”这两个词把产品包装得像救星一样,让人不得不信。
2013年的广告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喜欢用“名人代言”。那时候的明星代言还比较“老实”,不像现在动不动就靠“流量”炒作。比如,某位老牌演员会突然出现在广告里,穿着朴素的衣服,对着镜头说:“我用了这个产品,皮肤好了,身体也健康了!”虽然台词有点像“挤牙膏”,但人们好像就吃这一套。后来我才明白,那时候人们对“专家”和“名人”的信任度特别高,只要他们推荐,大家就信。这种广告现在看来有点“土”,但在当时确实有效。
除了这些,还有一些广告特别“接地气”。比如,某家银行会突然切到一个小镇,一位大爷正在用手机转账,旁边还有几个大妈在讨论:“这手机银行用起来真方便!”看得我哭笑不得,那时候手机银行刚兴起,哪有大爷大妈熟练到这种程度?但广告就是要营造这种“人人都能用”的氛围,让人觉得产品既高级又实用。这种广告的厉害之处在于,它把复杂的技术简单化,让普通人也能轻松接受。
其实,2013年的新闻联播前广告现在回想起来,特别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心态。那时候人们追求“健康”“自然”“科技”,但又有点“盲目跟风”,容易被广告里的“情怀”和“科学”所左右。现在想想,这些广告虽然有点夸张,但确实挺有特色的。它们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也照出了广告行业的“智慧”和“无奈”。
现在看新闻联播前广告,已经很少有人能像2013年那样“入迷”了。毕竟现在广告太多了,大家早就练就了“一心二用”的本事,一边看新闻一边刷手机。但有时候,我还是会想起2013年那些“硬核”的广告,觉得它们虽然简单,但挺有“年代感”的。或许,这就是广告的魅力吧——它不仅能卖东西,还能记录一段时光,让人在回忆时嘴角上扬。

🔥 暗黑信息
产品:{老猫产品} | 地区:duerbote | 联系人:梓涵 | 关键词: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-4 | 时间:2025-09-01 08:39:05